您现在的位置: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统战部> 在线党校>>正文内容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光荣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挫折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八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八十年。”

 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一切爱国力量深深的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一八四〇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工人阶级,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人运动也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正在这时,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

1917年俄国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1920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讨论了建党问题。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湖北,王晋美、邓恩铭等在山东,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法国和日本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也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建党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 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23日前全部到达上海。

19217 23日-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晋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的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的严酷现实,深刻总结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认为鉴于中国的现实状况,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首先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一场深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实现共产主义。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就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9227 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二大已初步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党的二大就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还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1923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三大讨论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的问题。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必须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工农革命运动。1925年组织领导了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毛泽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共产党还参与领导北伐战争,并组织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先于北伐军占领上海。大革命首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四、大革命的失败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革命的道路不是笔直的。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还不能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革命的具体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致使革命力量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六万多人减少到一万多人。

然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仍然顽强地继续战斗。19278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总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

1927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革命斗争。红军各个方面军曾连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立农村红色政权的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但是,在三十年代前期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192711-19284月)、李立三(19306-9月)、王明(19311-19351月)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不得不与193410月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主力撤离后的一些南方根据地,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战争。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少到四万人左右。

 

五、遵义会议

19351 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渐形成。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而转战到陕北,同在那里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相会合。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六、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加紧了对我国华北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党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了全国规模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新高潮。19361212,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19377 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政策,积极推动蒋介石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推动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发展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八年之久,并同苏联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互相支援,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制定了正确的军事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立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经过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1941 5-19454月,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4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整风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19454 -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系统总结和阐述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七、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于1945825日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0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双十协定”。1946110日,中国共产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19466 月底,国民党蒋介石依赖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要求,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毛泽东提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6 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文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开始。

 

八、建国初期的工作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

建国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从此,整个国家和社会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

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也都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19549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1月,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1956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956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大会坚持了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九、“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失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是,我们缺乏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597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但是,“左”倾错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逐步发展。在1962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1963年至1965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在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这个期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历史已经判明,19665月至1976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18日,周恩来逝世。76日,朱德逝世。99日,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6 日,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党的正确路线的恢复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年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此时,党和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拨乱反正。 19785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拨乱反正的进程。

1978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

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

19816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进行了拔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变到各方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对外开放,这三大转变与随后强调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框架。

邓小平曾这样评价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他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界限的划分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在发生的变化主要是从一九七八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1页,第2卷第159页)。江泽民进一步作了全面概括,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笫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对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分析,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2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个中兴盛世。

改革首先从农村全面展开。1982年前后,具有重大而深刻影响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1984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国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在计划、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分配及劳动工资等方面迅速铺开。

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随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科研、文化、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

1979年开始,中央在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建立经济特区。19844月,中共中央和为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初,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4 月,设立海南省并辟为经济特区。

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系统的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88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混乱现象。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政治风波。1989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由此产生。新的领导集体迅速稳定了局势,妥善处理了动乱暴乱,实现了经济秩序的好转。

19921 -2月,邓小平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强调“加快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进一步增加对外开放城市,建立保税区,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周边地区、和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 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9月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993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之后,在我国全面展开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党中央1994年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771,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19991220,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不动摇,继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世纪、新情况和新考验提出的,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崭新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论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推进党的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三、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科学发展观

200211月,党的十六大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形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2003101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重要思想。“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后胡锦涛又在20042月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和2004310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5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就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

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封建式的割据局面在中国大地上也一去不复返了。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香港、澳门胜利回归祖国,实现了全民族的夙愿。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不断加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必将实现。

8、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武装人民,并坚持用党的理论和纲领教育广大指战员,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打败了拥有优势装备、异常凶残的国内外敌人。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没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最。

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我国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原则,支持公道,伸张正义,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我们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党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下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援。但是完成这个事业,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做好。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一定要信任和依靠本国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否则,无论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争取外援,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平等互助。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权利。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将永远坚持这样的原则立场。

四、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还启示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要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要善于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谦虚谨慎。要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

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五、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 录入者:王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