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风

王增池:从校园到田间,大学教授成了乡亲们的“技术员”

2021年05月31日 浏览量: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记者李家伟 通讯员尹微

也许是多年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原因,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工程系教授王增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对这位本来可以过着“象牙塔下”生活的教授来说,她不但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给了学生们,还把自己的脚印踩到了沧州这片土地的田间地头,成了乡亲们的“技术员”,也成了乡亲们所说的“财神爷”。

这位教授,用汗水与付出,在大地上写出了一篇篇饱含乡亲们笑容的“答卷”与论文。

汽车后备厢里常年放着一双雨鞋

在王增池的汽车后备厢里,常年放着一双雨鞋。这种鞋现在别说在城市里已经见不到了,就连在农村,也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王增池却离不开它。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常年往地里跑,风里雨里,什么天气都有。而且很多时候还要穿沟越坎,离不开雨鞋。

除了雨鞋,各种测量温度、湿度、光照的设备也是一应俱全,都是她离不开的工具。

1997年,大学毕业的王增池被分配到当时的沧州农校,成为一名老师。出身农家,大学时学的是“农学”,工作了又是来到“农校”,也许这注定了王增池这辈子都离不开“农”了。

但王增池喜欢自己的学科。她喜欢那种“播种、流汗、收获”的感觉。刚开始时她教的是农业微生物,2000年,学校的涉农专业开设了《食用菌技术》课程,从那时起,她就跟食用菌打上了交道,这一打,就是20多年。

王增池说,对于学农的人来说,课堂决不能仅仅在教室里、在书本上,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放到实验室里,更要走到真正的实验田里,动手操作,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书本上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获。

“这些书上早就有了呀!”

食用菌栽培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连续性,在整个流程里,离不开实践。从母种培养基的配制到菌种分离、菌种移接、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再到栽培生产,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技术。

在校园里,王增池带领学生们在实验田里分组栽培、分组管理,通过实践摸索经验。难能可贵的是,她还走出校门,把食用菌栽培技术传播给更多有需要的种植户。

最开始的时候,种植户们还都比较分散,以个体居多,不像现在几乎都是成规模的合作社或农场。王增池清楚地记得,那是多年前,有位沧县的食用菌种植户,骑着自行车找来了,同时还拿来了一个菌棒。王增池仔细一看,菌棒上既有杂菌也有虫子,两头儿还都受到了污染。于是帮着全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梳理,到最后王增池问了一句:你的菌包,打孔了吗?

问题找到了,难题也就此破解。但这让王增池一下子陷入了思考。后来,又有南皮县一位种植户,特别兴奋地跟她说,王老师,我去外地买菌种的时候,“偷”了一招:原来人家往菌包上打孔!

这样的事情让王增池一下子有了一种紧迫感,因为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些书上早就有了呀!”她没想到,在大学校园与实际的田间地头之间,其实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增池搭上自己的时间、精力,无偿地投入到农业技术,尤其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服务中。

乡亲们说,“财神爷”来了

在王增池眼里,鲜花有鲜花的美,她天天研究的食用菌,“长得也是很美的”。

从2016年起,王增池的视线对准了沧州当地还没有栽培的一个菌种——羊肚菌。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山珍之一,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被誉为“菌中之王”。这种食用菌最早在四川、云南等地栽培,它能不能在沧州栽培呢?

王增池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和研究。她在学校的实验田里种了两小畦,动手搭了小拱棚。学生放假的时候正赶上浇“催菇水”,她自己从宿舍楼提水一趟趟去浇。每天守在地里观察、检验、通风、记录,就是在这样的摸索里,她越来越多地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沧州当地的土、水、风等因素而产生,然后她再一个个予以破解。

2018年,青县有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尝试着种植羊肚菌,在第一次失败以后,找到了王增池。王增池也特别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印证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那时候她开车的技术练得比较成熟了,于是就自己开车一趟趟跑。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她那个着急呀,等刚可以去村上了,她就第一时间开着车去了。

经验就这样一点点累积,收获也没有辜负汗水。2020年上半年,王增池又和东光县秦村镇秦一村结上了“对子”。她把羊肚菌又成功地带到了秦一村。从最开始的去衡水、保定等地参观,再到确定以村支书彭炳涛为代表的几名“吃螃蟹的人”,再到指导建起羊肚菌冷棚种植、大棚无花果套种、大棚葡萄套种等不同类型的“实验田”。今年3月,秦一村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秦一村村支书彭炳涛告诉记者,现在村上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就想着调整原先以葡萄为主的种植项目,减少用工量。王增池还有其他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带来了羊肚菌,让他兴奋的是,第一次试种亩产就近千斤,而且供不应求,“太抢手了!”。刚采下来的羊肚菌卖到了每斤80至100元,干品能卖到每斤500元。村上正在计划着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不仅如此,周边村庄县甚至周边县市的人们得知消息后有不少人来参观学习,前两天,沧县组织了40位村党支部书记专程来到秦一村考察,秦一村的这个“致富宝贝”,还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王教授这人太好了!到村上来下地就干活儿,每天都得在微信里问问我们这的情况,我觉得,她才是真正的‘一把泥一把汗’!”彭炳涛动情地说。

在这样的付出中,王增池也收获到乡亲们发自真心的喜爱与欢迎。有一次她去查看一个大棚,男主人急着让自己的妻子开门,远远就喊着“快开门”——“财神爷来了!”这个画面深深地印在了王增池的脑海里,那时,她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

份量最“重”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这些年里,王增池的脚步走到了南皮、吴桥、海兴、献县、黄骅任丘等一个又一个县市,脚印踩到了田间地头,踩到了大棚里。从给种植户们集中讲课培训,再到到大棚里“手把手”实践,她把自己份量最“重”的论文,写在了田间,写在了父老乡亲们的心上。

扎根沧州这片土地,王增池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知识,与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科技的“力量”。几年前,出于这样的想法,她又将目光对准了沧州东部盐碱地比较集中的区域所生长的一种野生菌种——“茅窝儿”。

“茅窝儿”是当地人世世代代对这种长于茅草间的野生菌种的俗称。这种菌类只出现在连续阴雨天气后的茅草地里,太阳一出来,它也就消失了。

每年夏天阴雨天时,别人是往家里跑,王增池是往外跑。沧县、海兴、黄骅一带的田野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迹。2019年,她关于野生茅窝菌的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被成功立为课题。在王增池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当地人世代俗称的“茅窝儿”,终于在生物学上有了属于自己的条目:经权威机构基因测序和形态观察比较表明,茅窝菌为枝生微皮伞(Marasmiellus ramealis (Bull.) Singer),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微皮伞属。

一步一步,从实验室里一个罐头瓶子里成功长出菌丝,到泡沫箱里取得成功,再到在实验田里小面积试种……王增池的研究步步深入。不久前,她和同事们成功筛选培育出3个菌株。这也标志着“茅窝菌”人工栽培技术在沧州市取得试验性成功。这也意味着在盐碱地上,又填补了一个人工栽培菌种的空白,有可能将来就是一项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收入的新兴产业。

王增池说,接下来,她的研究重点将围绕着羊肚菌在盐碱地上的推广栽培,还有茅窝菌的推广,继续下功夫。在她心里,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仍旧是她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最大的动力和目标。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家伟 通讯员尹微)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