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统战部> 在线党校>>正文内容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党,它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有什么区别?这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对此,十六大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概括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这样表述党的性质,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概括,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问题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的确定和坚持,也关系到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政党是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是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体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建国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它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比中国其他任何阶层都要深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这一优点弥补了中国工人人数少的不足,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第二,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没有变。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原来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被压迫、被剥削、经济上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内部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党内外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或正在丧失原有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战斗性,不成其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共产党也由此变成"全体人民的党"。这种认识和论调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它是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正是以它的阶级基础为主要依据的。如果党的阶级基础发生动摇,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必然发生变化;反之,党的阶级基础不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要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工人阶级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前,是不会消亡的。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引起广泛注意和议论的情况是,大批职工下岗。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人阶级状况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变化。职工队伍的某些部分难以避免要遭到暂时困难、下岗转岗。这当然不是说工人阶级由此失去了先进性,更不是说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恰恰相反,正是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带来的先进取代落后的进程中,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优势正在进一步提高起来。至于知识分子,包括掌握现代先进科技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所以,从总体来说,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变化,使工人阶级本身也在经历深刻的改造。而这种改造,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伟大而艰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于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四,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其根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执政党的高度看待入党条件问题。我们党有一条历史经验,就是党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党的组织任务,向来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的。吸收什么样的人入党,为什么要吸收他们入党,都与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与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 

我们党执政前与执政后最重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党的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方向。要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执政党就必须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力量都想方设法凝聚、整合在一起,形成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动力。 

  党的队伍建设,毫无疑问应该与党的这一目标和任务相适应。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把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发展经济的优秀分子都吸引到自己身边。只有把各方面的优秀分子都集中在我们党的旗帜下,并在党的熔炉中加以教育和训练,把他们锻造成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党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有人说,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内,就意味着把我们党改变成了"全民党"。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把面向社会各阶层吸收党员和"全民党"等同起来。如果这样去推断,?那么,我们党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成了"全民党"。因为那时,我们党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向他们开门"。党把自己的社会基础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并不等于这些阶层和群体的人都可以入党,就如同说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不等于所有工人都可以成为党员一样。我们要吸收的是这些阶层和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具备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愿意为党的纲领而奋斗,是这些先进分子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入党的必备条件。 

  其次,把入党条件问题与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结合起来认识。作为执政党,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最终要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落脚点。从这个高度看待入党条件问题,就应当把它与当代社会阶层构成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认识。这些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 

  一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知识经济的引导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劳动者越来越知识化,知识分子在劳动者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先进的科学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经营管理者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管理者具有生产关系体现者和生产力因素这样的两重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有通过经营管理者组织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管理劳动日益重要,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面对上述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只把体力劳动者看作是劳动者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对的,贬低经营管理劳动的观点也是片面的、不对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都属于现代工人阶级的范畴,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丰富和扩大了工人阶级的内涵,大大改善了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如果入党条件不足以反映这些新变化,那它就是落后于时代的。 

  二是"无产"不再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标志。我国工人阶级早已成了掌握政权的阶级。把握当今时代工人阶级的内涵,特别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工人阶级和"无产"划等号。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这些财富,理所当然地归人民所有。这种占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共同占有,一种是个人所有。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个人财富的积累也必然越来越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劳动者都不再是、也不可能是通常意义上的无产的劳动者,而是成了或正在变成有产的劳动者。这种变化,丝毫也不违背共产党的初衷。共产党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要让无产者都变成有产者,变成社会的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绝不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变成无产者。不看到这些,仍然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作区分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阶层的标准,显然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虽然不能将这些人员简单地列人工人阶级范畴,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这些人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壮大,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总体上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只会巩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我们党不应对其他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采取拒绝态度。任何人只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就可以申请加入党的组织。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群体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我们党要通过培养、教育,把他们锻炼成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土。这是我们党能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保持蓬勃向上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第五,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向全党郑重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十六大将这一论断正式载入党章。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在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同时,必须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后一个"先锋队"主要是指党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自觉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始终正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能够以正确的理论和创造性的实践,引导帮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 

  首先,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本质特点和优点。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爱国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促进民族发展而诞生的。我们党产生的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使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同时肩负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要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也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八十多年来,我们党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与发展的最前列,用不懈的努力,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其次,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个内在根据和要求。对我们党来说,执政的实质在于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其执政使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党如果不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去自觉实现这个要求,就会有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同时,我们党是作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忠实代表长期执政的,除了国家宪法所指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以外,所有属于人民范畴的社会成员都是党执政的社会群众基础,党都要主动与之保持密切联系。不论社会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党都要认准和把握这个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存在反对党,所有民主党派都是以我们党为领导核心的参政党派。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政治优势。而这个政治优势的形成,恰恰是以我们党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为根本前提的。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最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我们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按照我们党的奋斗纲领,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基点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担负起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就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民族振兴的新思路和新境界;就要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胆识和胸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就要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立场出发,自觉高举共同理想的旗帜,把整个民族的力量空前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就要按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要求,以愈益明智的态度把全民族优秀分子积极吸纳到党内来,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华民族赖以振兴崛起的"脊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表明,中国共产党越是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越是能够为民族振兴建功立业。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把社会上其他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但是绝不能由此而说我们党是"全民党"。因为,我们党把能否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因此,它同无限制地敞开党的大门、来去自由的"全民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我们决不能含糊。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它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政治组织,而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工人阶级就其整体来说,是最有觉悟、最先进的阶级,但就其每个成员来说觉悟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能吸收工人阶级中最优秀的分子,必须集合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能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为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献身的先进分子,而绝不能包括工人阶级的全部。只有认清党和工人阶级在成员构成上的这种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如果仅仅由本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还不能保证自己始终如一的代表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对本阶级实行正确的领导。工人阶级政党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革命政党,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即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在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又作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理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写入党章,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第三,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党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它是全党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这是因为:首先,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组织制度,它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它是党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组织保证;其次,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最后,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i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那么,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呢?十六大党章概括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原则,包括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结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讲民主不能离开集中,讲集中不能离开民主。党内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离开民主的集中,就会成为个人专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做到正确集中。党内民主又是在集中指导下进行的,是受党章和党的纪律制约的、有领导的民主。离开党的领导,就会成为极端民主化,成为无政府状态。只有把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有效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如果把民主与集中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就会使党的组织涣散、分裂,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损失。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们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努力在全党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应力求组织广大党员讨论,充分听取各种意见。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上级党组织应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凡属重大决策,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不允许个人说了算。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党委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党组以及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在依法进行职责范围的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定。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 

  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制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等政治模式的影响。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我们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搞散的。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极端重要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工作部署等等,必须统一,各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绝不能各行其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对此,必须深刻认识以下三个问题。 

  1.党的领导地位是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发展进程,是与二十世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从小到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都是在近一百年中国和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②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先后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戊戌维新以及义和团运动等,但都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不长的时间里,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五十多年来,尽管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国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又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角,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总之,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80多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就是历史的结论,这就是人民的选择。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必须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不能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有任何怀疑和动摇。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夺取政权要靠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要靠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在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需要有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只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经济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使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第二,只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事业中来。这是因为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最广泛地动员他们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他们最有力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怎样才能最广泛地把群众动员起来呢?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能够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还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最后还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带动起来。一句话,党植根于群众,要把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办到。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胜利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设和巩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离开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日臻完善和成熟;离开改革,社会主义固有的优越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要取得改革的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对改革的领导,是改革本身的要求。改革是一场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又不能照搬现成的模式。它要解决的问题极其复杂,又直接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里进行改革,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以取得改革的成功。在当代中国领导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经济建设搞不成,改革开放也搞不成。要有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环境,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核心。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但是不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在国际上,敌对势力要颠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总是把矛头对准共产党,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在国内,那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抓住我们体制上的某些弊端和工作中某些失误.利用人民对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妄图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也会有所增加。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各方面的遗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干净,都会间接直接地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区分和处理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经常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和群众,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和国内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企图,才能使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得以巩固和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受干扰地进行。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当之无愧的。虽然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定党的领导地位。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伟大,不在于这个党犯没犯错误,而在于这个党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翻开党的历史就可以看到,最坚决、最勇敢、最主动、最彻底揭露和纠正党的错误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自己。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自净能力的政党。如果说,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权必然走向腐败与衰落,是由其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话,那么,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大公无私的本性,决定了我们的党及其政权完全能够超越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决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一,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第五,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理论的深化和 

  十六大党章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理论,是对十五大党章关于党的性质问题的重要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党的阶级性不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它的代表性,也就是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来体现。从政党阶级性与代表性的关系看,阶级性体现政党的本质属性,代表性则是对阶级性本质内涵的深刻揭示和集中反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工人阶级阶级性的抽象和概括。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与先进的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工人阶级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养成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大公无私、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思想意识,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和进步的思想道德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它是最先进的阶级、最有前途的阶级,唯有工人阶级能够团结广大群众,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共同奋斗。"三个代表"集中了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点,从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上对其进行了抽象和升华,实现了工人阶级政党阶级性与代表性的有机统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江泽民同志从有机统一和内在联系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和体现。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而是对政党在社会发展中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明确定位,是对政党阶级性的本质概括和科学阐释。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要是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的高度作了集中的阐述,提出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的利益,因此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列宁在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是无产阶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也十分注重突出党的先进性。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同志则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这些论述,应当说都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的科学阐释。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承了上述科学理论和阐释,并从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出发,把它们有机统一起来,第一次从全面性、整体性和更高层次上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概括。这一概括,抓住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条主线--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人和贯穿于党的根本宗旨一一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这样,"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就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实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有机统-- 

 

  从总体上把握"三个代表"的内在统一,是正确认识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关键所在。"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完整地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都会导致在党的性质问题上认识的局限和实践的偏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杰出贡献。


作者: 录入者:王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